Mac Pro与XDR显示器开箱测评:专业用户的终极之选!
受到全球关注的MacPro和ProDisplayXDR屏幕已在海外正式发售,中国方面也公布了价格,MacPro起售价为约¥42,000元,另外还提供架式版本,售价为约¥45,000元,但目前尚未在国内上市。大家或许会好奇这款模块化设计的实体结构、性能表现以及上手体验,本文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开箱评测,帮助专业人士判断是否值得入手。
苹果在正式发售前,似乎已提前将新品送交知名YouTuber如MKBHD、iJustine和Jonathan Morrison进行测试,借此让公众在发售当天更直观了解MacPro和ProDisplayXDR的外观与性能表现。
MacPro的前一代设计曾被批评为难以升级,六年来苹果重新打造了这款产品,采用了模块化架构,方便用户根据需求更换零件和升级,同时还推出了全新ProDisplayXDR显示器。
新款MacPro最多可搭载28核的Intel Xeon工作站级处理器,支持六通道高速ECC内存和12个实体DIMM插槽,最大容量达1.5TB,配备双Radeon Pro Vega II GPU(全球最强显卡之一)以及8TB SSD存储空间。
为了增强图形处理能力,苹果还引入了MacPro扩展模组(MPX模块),实现更多PCIe通道与Thunderbolt的整合,提供高达500瓦的电力供应,以提升整体性能表现。
在扩展方面,设备配备了8个PCI Express插槽,包括两个双宽插槽、三个单宽插槽和一个预装Apple I/O卡的半长插槽,支持多样化扩展需求。
MacPro开箱体验
包装依旧采用简洁的白色风格,设计巧妙,采用上下两节式结构,通过左右两侧的魔术贴固定,上下盒子左上角都印有Apple Logo和MacPro字样,下盒右上角则有MacPro的外观轮廓图。
包装两侧配有把手,方便拆卸提取。
MacPro的实物终于展现在眼前!
此次,苹果将Logo设计在正中央,尺寸变大,采用黑色镜面材质,具有反射效果,外观十分醒目。
配件方面,附赠一款银黑配色的数字键盘和巧控键盘,比iMacPro赠送的版本更具特色,巧控键盘全黑表面,需要额外花费50美元(约合人民币1,500元)购买。
鼠标同样是巧控鼠标2,采用黑色表面和银色底部,预计不久后官网会推出这几款新配件,售价可能会更高一些(仅因颜色变化而涨价,苹果的做法一向如此)。
iMacPro背面设计简洁,配备两个USB 3接口(支持USB-A,最高速度5Gb/s)、两个Thunderbolt 3接口(最高40Gb/s)以及支持DisplayPort的USB-C接口。
电源接口位于底部,旁边还设有两个10Gb以太网口,支持通过铜缆实现10Gb以太网连接,符合Nbase-T标准,连接器为RJ-45,支持1Gb、2.5Gb、5Gb和10Gb多种速度。
塔式机箱配备脚座,用户可额外花费约¥2,800元订制滚轮,方便移动。
外壳采用抽取式设计,内部全部黑色,底部可见两个MPX模组和Apple Acceleron加速卡,几乎没有任何线缆裸露,整洁干净。
主机正面设有三个大型风扇,吸入冷空气后,将处理器和显卡产生的热量迅速排出,确保内部温度稳定。边缘采用鼓风机侧控温机制,帮助散热系统有效排出热气。
据MKBHD表示,使用两周后,风扇噪音并不明显,但散热孔容易积尘,清理时需要逐个清理孔洞(或用喷枪吹除灰尘)。
ProDisplayXDR开箱体验
ProDisplayXDR拥有32英寸的Retina 6K显示屏,像素高达1.2亿,亮度最高达1000尼特(峰值1600尼特),对比度为1,000,000:1。屏幕材质提供标准玻璃(售价约¥35,000元)和纳米纹理玻璃(售价约¥42,000元)两种选择。购买时还需另外选购支架ProStand(售价约¥7,000元),墙挂则可选择VESA支架(售价约¥1,400元)。
整套显示屏价格约¥42,000元,屏幕和支架分开销售,左上角印有苹果Logo,设计非常醒目。
安装过程中,Jonathan发现只需将ProDisplayXDR靠近ProStand支架,磁力即会瞬间吸附,非常牢固。
MacPro性能测试与表现
MacPro的性能表现令人震撼,MKBHD通过Geekbench测试,单核得分为1180分,多核达21303分,表现极为出色!
硬盘读写速度方面,使用DiskSpeedTest测试,写入速度达2757MB/s,读取速度为2649MB/s,速度惊人!
在实际应用中,MKBHD用一段5分钟的8K影片素材,通过FinalCutPro进行转码,MacBookPro需要20分11秒,iMacPro则耗时11分56秒,而MacPro仅用时4分2秒,转码速度大幅提升,节省了不少时间。
对于是否值得购买MacPro和ProDisplayXDR,主要取决于影视制作企业的预算和需求。若经常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运算任务,这款设备无疑是优选。对于一般用户或轻量级影视工作者来说,应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衡量,毕竟这类高端设备主要面向专业用户,若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,反而会造成浪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