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折叠屏iPhone无缝屏幕技术关键迎来新突破
预计苹果将在未来两年内推出首款折叠式手机,整体设计将采用无折痕屏幕。与三星今年新发布的 Galaxy Z Fold 7 内屏中央仍存在明显折痕不同,苹果对折叠屏无折痕的标准较高,预计会带来技术上的突破,有助于提升折叠设备的整体门槛和引领行业新趋势。
苹果为与未来竞争对手抗衡,有望采用三星显示提供的无折痕显示技术,预计会出现在下一代 Galaxy Z Fold 8,该款设备也会使用类似于苹果折叠屏的激光钻孔金属面板。这一零件由韩国公司Fine M-Tec负责设计与制造,成为未来折叠屏的重要核心零件。
为确保苹果在2026年下半年实现折叠iPhone的量产,最终选择了三星显示的无折痕显示方案,即“显示器金属板”,而非自行研发的方案,以确保技术提前成熟并稳定量产。
折叠手机无折痕技术的核心——“显示器金属板”
导致折叠屏出现折痕的主要原因是反复弯折过程中应力集中,造成材料疲劳和永久变形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苹果与三星显示公司合作开发“显示器金属板”,它也被称作内嵌轴承,将成为实现无折痕折叠屏的关键核心元件之一。
通过特殊设计的金属板,可以分散和控制应力,从而降低材料的弹性极限风险,有效减少折痕的产生,延长屏幕的使用寿命。
由于金属板设计必须高度整合至显示器架构,三星显示提供的无折痕方案中,还包括由Fine M-Tec设计与制造的金属板规格,确保兼容与品质保障。
相比目前市场上的折叠屏手机,苹果对无折痕的要求更为严格,这使得金属板的设计规格也随之提升。原本三星显示采用的蚀刻工艺难以满足苹果的高标准,最终引入激光钻孔技术,制作具有微结构的金属板,有效引导应力分散,减少折痕。
然而,激光钻孔制造成本较高,苹果折叠屏用的金属板单价约在30到35美元,远高于传统蚀刻工艺的20美元。郭明錤则认为,这将使Fine M-Tec在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方面更具优势。
苹果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实现折叠iPhone的量产,届时将正式发布。新款折叠iPhone预计配备7.8英寸内屏、5.5英寸外屏,以及双后置镜头和前置镜头,采用Touch ID按键取代面容ID,以提供不同的使用体验。
其他相关关注点包括:采用液态金属转轴的无折痕折叠机背后的技术突破;苹果在转轴与折叠屏的技术创新;折叠iPhone的屏幕规格与专利技术展示;未来上市时间安排及设计、规格、价格信息;以及原型开发到量产的具体步骤。